江苏农业学报
主办单位:江苏省农业科学院
国际刊号:1000-4440
国内刊号:32-1213/S
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》来源期刊
       首 页   |   期刊介绍   |   新闻公告   |   征稿要求   |   期刊订阅   |   留言板   |   联系我们   
  本站业务
  在线期刊
      最新录用
      期刊简明目录
      本刊论文精选
      过刊浏览
      论文下载排行
      论文点击排行
      
 

访问统计

访问总数:23571 人次
 
    本刊论文
水稻叶龄诊断施肥试验研究

  摘要水稻叶龄诊断施肥试验结果表明,水稻叶龄诊断施肥法与常规施肥法相比,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,改善稻米品质,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。其增产的途径是前期促进早分蘖、后期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,在保证水稻足够有效穗数的同时,提高结实率,增加穗实粒数。确定合理的施肥量、施肥时期及施肥比例是实施该项技术的主要环节。


  关键词水稻;叶龄诊断;施肥;结实率;产量中图分类号S511;S147.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-5739(2011)11-0086-02水稻叶龄诊断施肥法,是根据水稻器官同伸规律,以水稻主茎叶片生育进程跟踪为基础,通过对水稻生育进程及主茎叶片的长势长相的判断,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,进行科学施肥和合理灌水,实现水稻以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的计划生长,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一种施肥方法[1-3]。常规施肥法是按节气、日期指导和安排水稻生产的一种习惯施肥方法。近2年,永吉县万昌农业技术推广站根据万昌镇水稻生产实际情况,利用当地主栽品种吉粳88进行了水稻叶龄诊断施肥法与常规施肥法的比较试验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。


  1材料与方法1.1试验概况供试水稻品种为吉粳88,生育期143 d,主茎总叶片数为15片,伸长节间数5个。试验地位于永吉县万昌镇玉华村一农户责任田,土壤为草甸型水稻土,有机质含量为13.5 g/kg、碱解氮191 mg/kg、速效磷14 mg/kg、速效钾104 mg/kg,不施肥空白区产量为5 700~5 850 kg/hm2。星星哨水库自流水灌溉,施肥量在测土配方的基础上结合常年施肥量确定,试验用肥料为水稻专用底肥(15-15-15)、46%尿素及60%氯化钾。水稻叶龄进程和茎蘖进展情况采取定点(10穴)调查的方式。


  1.2试验设计2009年设水稻叶龄诊断施肥法(A)和常规施肥法(B)2个处理;2010年设水稻叶龄诊断施肥法(A1)、水稻叶龄诊断施肥法氮肥增量(A2)和常规施肥法(B)3个处理。每个处理667 m2,随机区组排列,3次重复。移栽密度为30 cm×20 cm,每穴栽插3~4根苗。叶龄诊断施肥法的底肥、蘖肥、穗肥分别于翻地前、移栽后5~7 d、12叶露尖期施入,常规施肥法的底肥、蘖肥、补肥、穗肥分别于翻地前、6月1—5日、6月20日、7月10—15日施入,具体施肥量见表1。


  1.3试验实施采用塑料大棚434孔钵盘育苗,四叶期移栽;花达水移栽,深水护苗3~4 d;浅水增温(不超3 cm)促蘖;田间总茎数达到计划总穗数的80%~85%时晒田7~10 d,以控制无效分蘖;拔节孕穗期、灌浆期进行“浅—湿—干”交替灌溉;黄熟期撤水。除草用50%瑞飞特1 L/hm2加30%苄嘧磺隆200 g/hm2毒肥撒施。防治稻瘟病,选用40%富士一号1.5 kg/hm2在水稻破口期喷雾;二化螟用3.6%杀虫双或90%杀虫单在7月10日和7月25日进行施药防治;稻象甲及稻水象甲用稻虫一次净或克象进行防治。


  2 结果与分析2.1气象资料分析2.1.12009年气象资料。气温:春季全省平均气温为7.8 ℃,与常年同期相比,全省平均气温高1.4 ℃。夏季全省平均气温为20.3 ℃,与常年同期相比,全省平均气温低0.7 ℃。夏季吉林省气温的阶段性变化较明显,6月、7月以低温为主,8月以高温为主。降水:春季全省平均降水量为88.0 mm,与常年同期相比,全省平均降水量偏少10%。夏季全省平均季降水量为304.7 mm。与常年同期相比,全省平均降水量偏少22%。日照时数:春季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696.0 h,与常年同期相比,全省平均日照时数少13.2 h。夏季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645.0 h,与常年同期相比,全省平均日照时数偏少14.4 h。


  2.1.22010年气象资料。气温:春季全省平均气温为4.4 ℃,与常年同期相比,全省平均气温低2.1 ℃,吉林市较常年低2.0~3.1 ℃。夏季全省平均气温为22.3 ℃,全省夏季平均气温高1.3 ℃。全夏共出现3个明显高温段,分别出现在6月1日至7月4日、7月14—27日和8月11—31日,全省平均气温分别较常年同期高3.3 ℃、1.0 ℃和1.2 ℃。降水:春季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79.9 mm,吉林市大部降水量为205.0~247.0 mm,与常年同期相比,全省平均降水量多84%,吉林本站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多105%~215%。2010年夏季全省平均降水量为471.0 mm。吉林市为700.0~895.0 mm,与常年同期相比,全省平均降水量偏多21%。日照时数:春季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581.9 h。与常年同期相比,全省平均日照时数偏少127.3 h。2010年夏季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628.6 h。与常年同期相比,全省平均日照时数偏少30.7 h。


  2.2移栽后返青情况2009年移栽时气温为15.0 ℃,移栽后5月中旬平均气温为18.4 ℃,秧苗移栽后4 d返青,缓苗过程较明显;2010年移栽时气温为18.2 ℃,移栽后6月上旬平均气温为22.9 ℃,秧苗移栽后2 d返青,新根发生快且多,叶片基本不退色,缓苗过程不明显。2种施肥方法的秧苗在返青速度上没有明显差异。


  2.3叶龄情况由表2可知,水稻叶龄进程速度受氮素水平影响,追施氮肥后叶龄进程速度增快;水稻移栽后至分蘖前期,叶龄诊断施肥法的叶龄进程提前于常规施肥方法,常规施肥法追施蘖肥后叶龄进程速度增快,逐步超过叶龄诊断施肥法的叶龄进程。高温会加速叶龄进程,氮素不足的情况下会引起叶片缺失,出穗期提前,增施氮肥叶片数正常。水稻叶龄诊断法和常规施肥法灌浆期的功能叶片数分别为3.78片和2.96片,水稻叶龄诊断法叶龄进程高于常规施肥法27.70%。


  2.4茎蘖情况水稻分蘖期遇高温天气能够加快分蘖速度,使水稻分蘖高峰期提早。由表3可知,叶龄诊断施肥法成穗率高于常规施肥法,具体为2009年分别为77.24%和59.81%,增加17.43个百分点;2010年分别为61.40%和51.05%,增加10.35个百分点;叶龄诊断施肥法在增施氮肥情况下,其成穗率降低,叶龄诊断施肥法A1和叶龄诊断施肥法A2的成穗率分别为61.40%和47.32%,增施氮肥后降低了14.08个百分点。


  2.5产量情况由表4可知,水稻叶龄诊断施肥法较常规施肥法2009年与2010年分别增产972 kg/hm2和1 326 kg/hm2,增产幅度分别为10.92%和15.57%;2009年叶龄诊断施肥法与常规施肥法二者比较表现为穗数增加18.52%,穗总粒数相差5.4粒,穗实粒数降低7.80%;2010年叶龄诊断施肥法(A1)与常规施肥法二者比较表现为穗数增加8.25%,穗总粒数相差不大,穗实粒数增加6.41%;叶龄诊断施肥法(A2)与常规施肥法二者比较表现为穗数相同,穗总粒数增加2.63%,穗实粒数降低4.93%,产量降低4.34%;从叶龄诊断施肥法2种不同施肥量的测产结果可以看出,处理A1比处理A2增产20.58%,表现为穗数增加8.25%,穗总粒数降低2.06%,穗实粒数增加11.66%。


  3结论与讨论试验结果表明,水稻叶龄诊断施肥法与常规施肥法相比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,改善稻米品质,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。其增产的途径是前期促进早分蘖、后期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,提高结实率,增加穗实粒数[4-8]。该项技术实施的关键是确定合理的施肥量、施肥时期及各时期的施肥比例。施肥量过高不仅会加重病虫害危害、降低稻米的品质,还会因为无效分蘖过多及结实率下降而影响产量。


  4参考文献[1] 王乃军。利用叶龄诊断技术指导水稻施肥[J].北方水稻,2008,38(4):52-53.


  [2] 穆娟微,李德萍,李鹏,等。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植保技术研究简报[J].垦殖与稻作,2005(6):34.


  [3] 杜永杰,张华,徐金兰。水稻叶龄诊断施肥技术[J].农民致富之友,2007(7):20.


  [4] 高存启,聂守军,魏军,等。应用水稻叶龄诊断法提高产量的技术研究[J].黑龙江农业科学,2006(6):28-30.


  [5] 马文东,刘华昭。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田间试验及应用[J].黑龙江农业科学,2006(5):49-50.


  [6] 郭万石,尹基沪。水稻叶龄诊断施肥技术研究[J].延边大学农学学报,1997,19(1):12-17.


  [7] 周岚,崔坤,张喜田,等。水稻叶龄诊断施肥在生产上的应用研究[J].吉林农业科学,2001,26(5):37-39.


  [8] 霍立君,邹德堂。黑龙江垦区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与思考[J].现代化农业,2004(10):4-6


特别说明: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,非《江苏农业学报》杂志官网,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。
版权所有 © 2009-2024《江苏农业学报》编辑部  (权威发表网)   苏ICP备20026650号-8